報道公司事件 · 傳播行業動態
2008年是出口型中小企業最艱難的一年,勞動力和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出口退稅調低,人民幣匯率不斷變化,這些都給出口型中小企業帶來不少壓力。一些專家預測,今年會是中小企業最難熬的日子,為中小企業服務的B2B網站日子貌似也不好過。
危機中,中小企業想運用互聯網這個工具,但是一批中小企業花費了一番之后見不到成果反而死得更快。中小企業在運用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是由服務商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造成的。比如說,很多服務商都向中小企業去說,五分鐘就能幫助你建一個站,幫你實現電子商務,這根本是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這些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幾十秒一分鐘我都相信,但這樣去幫助人家實現電子商務是在糊弄。電子商務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說通過技術手段建一個站就完成了。
從長遠來說,中小企業目前遇到的困難,并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根據很多企業實踐證明,多數能夠積極主動應對人民幣升值的企業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快的利潤增長。當寒冬真正來臨時,我們首先應該具備理性的心態,同時冷靜分析:人民幣升值的確會影響出口,但主要原因不在升值,而在于外需的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出口企業的成本中50%~60%是原材料成本,20%是人工成本,匯率并不是主要方面。
雖然我們沒辦法改變大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只要我們積極應對,完全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甚至通過這樣的“寒冬”進行一次產業升級,從而更好地發展企業。電子商務卻在這個特殊時期發揮出越來越大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的成本更低廉,更符合中小企業的發展實際。